不同地域和学科的科研人员分享数据所面临的挑战


201844日,上海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于三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数据分享在全球范围都获得人们的有力支持,但科研人员在试图分享数据时也面临着一些普遍问题。同时,报告显示分享数据的科研人员比例存在着国家和学科间的差异。

 

这份名为《科研人员分享数据所面临的实际挑战》(Practical challenges for researchers in data sharing)的报告,强化了此前有关这一话题的相关发现。该报告是基于对全球7700多名科研人员的一个调查,他们处于各种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来自不同学科领域,这是有关科研数据方面最大规模调查之一。该调查试图探索科研人员在发表科研论文时的数据分享行为和态度,其中包括了从学科、地区和年资等角度进行的分析。

 

报告的主要发现如下:

-              四分之三(76%)的科研人员将数据的可发现性评价为“十分重要”

-              将近三分之二(63%)的被调查者在向期刊投稿时,通常会将数据文件作为补充信息提交,或存储在知识库中,或两种情况兼有。

 

以下是被调查者分享数据时所面临的挑战:

-              ‘以得体和有用的方式整理数据’- 46%

-              ‘不确定版权和使用许可’- 37%

-              ‘不知道该使用哪个知识库’- 33%

-              ‘没时间去存储数据’- 26%

-              ‘数据分享的费用’- 19%

 

在被调查者中,生物科学领域分享论文相关数据的比例最高(75%),其次为地球科学(68%),医学(61%)和物理学(59%)。医学领域科研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最大。他们最常提及的问题是“不确定版权和使用许可”(44%),这也是唯一未将“数据整理”视为最大问题的学科领域。

 

调查还发现,即便在建立了数据分享既定准则(资助机构有规定并已建立了知识库)的学科领域,人们也缺乏数据分享意识。即使有专门的知识库,也只有54%的被调查者在生成特定的生物和医学数据(如DNARNA序列)时,会使用这些知识库。

 

在所有地区,‘以得体和有用的方式整理数据’都是未能分享数据的最常见原因。但是,科研人员分享数据的人数在国家间存在超过20%的差异:回复说提交稿件时会分享数据的被调查者比例,从波兰的76%、德国的75%,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55%,以及加拿大的50%不等。

 

报告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促进科研人员分享数据:加强对良好数据管理的支持和训练力度,尤其是初涉科研的人士;开发和提供随时可用的有关数据整理和分享的解决方案,让数据分享渠道更为快速便捷。

 

施普林格•自然开放研究部门负责数据和新产品开发的副总裁Grace Baynes说:“这次调查及其他的发现都证实,科研人员确信数据可发现性是很重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让这种积极的态度能带来行动上的改变,使数据分享变为常态。”

 

“科研资助机构日益对良好的数据习惯提出要求,这包括数据管理计划和数据分享等,同时他们也认为有必要在基础设施及交流最佳实践方面展开全球合作。尽管不是所有的科研数据都是开放获取的,但未来的发展势头是让科研数据广泛地‘可发现、可获得、可互用和可再用(FAIR)’。 值得称赞的是,美国和英国的科研资助机构很早就开始从政策、试行举措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鼓励和要求分享数据,但报告显示英美两国科研人员数据分享的比例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科研资助机构的规定依然会是一个基本要素,但我们的调查表明,好的政策还必须辅之以更有力的支持和训练,以及更为快速便捷的渠道,使数据得到最好地分享。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整个科研共同体的关注,需要资助机构、科研院所、图书馆、出版机构和科研人员本人的相互协作。”

 

#      #      #

 

关于施普林格•自然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是一家提供科研、教育和专业内容的领先出版机构,通过一系列创新平台、产品和服务将这些优质内容提供给各界人士。放眼全球,我们的品牌、书籍、期刊和资源每天都惠及数以百万的人们——帮助科研人员、学生、教师和专业人士发现、学习和成就更多。通过我们一系列的品牌,我们致力于服务和支持科研界、教育界及专业群体,以其作为我们工作的中心,竭尽所能为之提供最高水准的内容和技术,并帮助塑造出版业的未来,造福众人和社会。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pringerna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