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世界级民间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2016年创立,旨在奖励在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大奖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约人民币650万元),每个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大奖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在奖项评审过程中,有包括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及数十位美、法、德等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参与未来科学大奖的提名与评议过程。
2024 获奖工作视频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16日公布2024年获奖名单。邓宏魁因开创了利用化学方法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方面的杰出工作获得“生命科学奖”;张涛、李亚栋因对“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和应用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孙斌勇因在李群表示论上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邓宏魁,表彰他开创了利用化学方法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方面的杰出工作。
物质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张涛、李亚栋,表彰他们对“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和应用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孙斌勇,表彰他在李群表示论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生命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周俭民,奖励他们为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
植物病害的爆发对社会文明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目前,全球粮食产量的 40% 可因植物害虫和病原体而损失。20世纪40年代植物抗性位点的发现表明植物具有先天免疫机制。1994 年,植物抗性基因的克隆从分子上证明了这一假设。这些抗性基因编码核苷酸结合域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的免疫受体,构成了植物针对多种病原体和某些昆虫的主要免疫机制。然而,这些免疫受体如何启动植物的防卫反应一直是个谜。
通过19年的合作和努力,柴继杰博士和周俭民博士确立了由免疫受体激活的抗病小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他们发现抗病小体是由免疫受体蛋白在识别病原体效应子后形成的多组分复合体,并发现这种复合体通过形成钙离子通道引起植物免疫反应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这个发现将带来更好的植物病害控制方法,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授予柴继杰博士和周俭民博士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对解析植物先天免疫机制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柴继杰,1966年生于中国辽宁,1997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博士学位。
周俭民,1964年生于中国四川,1994年获得普渡大学园艺系博士学位。
物质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赵忠贤、陈仙辉,表彰他们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超导体作为一种量子材料,其独特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特性,在能源、信息、医疗、交通和电力等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传统的超导材料达到超导状态的转变温度都很低(低于-230摄氏度)。高温超导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超导现象可以存在的温度范围。一方面这为超导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揭示出形成超导现象的物理机制的复杂性。
赵忠贤和陈仙辉在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和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高温超导材料主要有两大类: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在铜氧化物方面,赵忠贤领导的团队独立发现了第一个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在铁基超导体方面,陈仙辉研究组首先将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麦克米兰极限之上,证明铁基超导体确实是非常规的高温超导体,而赵忠贤研究组创造并保持了在块状材料中超导转变温度的记录。在提高超导转变温度的同时,赵忠贤和陈仙辉对于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在过去数十年内推动了高温超导领域的发展。
赵忠贤,1941年出生于辽宁新民,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
陈仙辉,19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奖励他们提出深度残差学习,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深度神经网络推动了人工智能的革命和发展。其中,增加神经网络的深度是在许多人工智能应用中带来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获奖团队提出了深度残差学习,使神经网络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获得以前难以实现的能力,促成了多个突破性的成果——包括AlphaGo,AlphaFold和ChatGPT。
获奖工作是四位获奖者在2012至2016年间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完成的。
何恺明,清华大学学士(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2011年)。
孙剑,西安交通大学学士(1997年)及博士(2003年)。
任少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2016年)。
张祥雨,西安交通大学学士(2012年)和西安交通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2017年)。
生命科学奖
李文辉,1971年出生于中国甘肃,2001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
今年,李文辉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的成就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因其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的成就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因其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的证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乙型肝炎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目前全球仍有超过两亿五千万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者会有高风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李文辉带领其实验室于 2012 年发现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这一发现是乙肝病毒研究领域 30 年来里程碑式的突破,揭示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机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
物质科学奖
杨学明,1962年出生于中国浙江,1991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学位,现为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自从 Eyring和Polanyi 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化学反应过渡态理论以来,化学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并多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杨学明开发了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在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化学反应共振态、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量子干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展了量子态分辨的后向散射谱学技术,通过高分辨的散射实验与精确理论研究相结合,揭示了多类化学反应共振现象,大力推动了在量子水平上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此外,他还发展了高分辨的交叉分子束反应成像技术,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自旋-轨道共振分波之间的量子干涉现象。
杨学明的科学研究和他研发的新一代分子束科学仪器为反应动力学领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他的新发现将化学动力学领域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莫毅明,1956 年出生于中国香港,1980 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 Edmund and Peggy Tse 讲席教授。
复几何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核心研究方向,在理论物理和数学的其他分支都有重要作用。在与不同合作者的工作里,莫毅明在复几何及其应用有两项基本贡献。其一是他与 Jun-Muk Hwang 一起创造了代数几何领域中的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这个理论是基于他早期复几何的工作上发展起来的,并被应用于证明紧不可约厄米特对称空间(compact Hermitian symmetric spaces)在凯勒(Kähler)形变下的刚性,以及 Lazarsfeld 关于有理齐次空间上解析影射的一个猜想。
其二是他与 Jonathan Pila 和 Jacob Tsimerman 合作,证明了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经典的 Schanuel 猜想是数论中的主要猜想之一,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是 Schanuel 猜想在双曲几何中的重要变种。莫毅明与合作者的定理已成为算术几何中的重要工具。
生命科学奖
袁国勇、裴伟士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对人类应对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产生了重大影响。二人凭借这一贡献摘得了“生命科学奖”。
袁国勇,1956年出生于中国香港,1998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授。
裴伟士,1949年出生于斯里兰卡,1981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授。
物质科学奖
张杰凭借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快点火研究,获得了“物质科学奖”。
张杰,1958年出生于中国山西。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施敏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所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这一成就使其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施敏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在中国台湾长大。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60年在华盛顿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机工程博士。
生命科学奖
在人类探索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张亭栋和王振义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使APL治愈率达到90%。几千年来,三氧化二砷(ATO,俗称砒霜)曾被试用于多种不同的疾病,但其疗效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可重复的和公认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确ATO可以治疗APL。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们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使ATO和ATRA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彭实戈和Pardoux合作于1990年发表的文章被认为是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BSDE)的奠基性工作。这项工作开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数学理论,又有在数学金融中的重要应用。彭在这个领域一直持续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
彭实戈于1992年创建了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从而对一大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给出了BSDE表示。
彭实戈发展了非线性数学期望的理论,这与传统的线性数学期望有本质上的不同,但相似的数学理论仍能够建立。这对风险的定义和定量有重大应用。
生命科学奖
邵峰发现了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摘得“生命科学奖”。
过去十年来,邵峰博士实验室发现了几种特异识别侵入细菌的细胞浆型式识别分子(PRR),揭示了宿主细胞炎症反应中区别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分子机理。
另外邵峰实验室和Vishva M. Dixit实验室同时发现了gasdermin蛋白家族中的gasdermin D是炎症caspase的底物和细胞焦亡的执行者。基于焦亡模式的细胞死亡在宿主天然免疫的重要性,邵峰的发现为探索病原菌感染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物质科学奖
王贻芳、陆锦标实验发现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了它们由于振荡现象而引起的消失概率,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获得“物质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王小云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密码哈希函数的强大的密码分析方法,特别模差分比特分析法。她的方法攻破了多个以前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的密码哈希函数标准,并变革了如何分析和设计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因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王小云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
李家洋、袁隆平和张启发,在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做出开创性贡献。
他们在推动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的“命题”下相得益彰,获得了重大成就。他们的原创性工作对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以及国计民生的巨大影响博得国际科学界的公认。据此颁发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以奖励他们的卓越成就。
物质科学奖
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他们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马大为的马氏胺化反应,周其林的周氏手性螺环配体及催化剂,冯小明的冯氏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催化剂在国际上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林本坚开拓浸润式微影系统方法,持续扩展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将摩尔定律延伸多代。
生命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物质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表彰他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北京大学许晨阳教授,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