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然聚焦》增刊的理由
每期增刊都至少包括一篇独立编辑的相关特写,其作者为自然科研期刊旗下的编辑或自由撰稿人,此外还可以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相关品牌故事。这些品牌故事由自然科研定制服务编辑团队为合作机构创作撰写,通过机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人才引进介绍、领导访谈等定制化内容,为机构提高国际知名度、获得更多国际合作提供独特的机会。
每期增刊都至少包括一篇独立编辑的相关特写,其作者为自然科研期刊旗下的编辑或自由撰稿人,此外还可以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相关品牌故事。这些品牌故事由自然科研定制服务编辑团队为合作机构创作撰写,通过机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人才引进介绍、领导访谈等定制化内容,为机构提高国际知名度、获得更多国际合作提供独特的机会。
- “自然聚焦”增刊在《自然》发表,全球发行。
- 在线版品牌故事页将收录在nature.com上的增刊专题页面中。内容排版简洁易读,适合所有设备浏览。
- 品牌故事重在被谈论和分享。包括邮件、横幅广告、社交媒体在内的独家推广,是向科学共同体讲述您的机构故事的最佳平台。
往期自然聚焦
-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许多有抱负的青年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首选地。
深圳及其周边的十座城市在历史上被统称为珠江三角洲。随着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并将这些城市打造成了一体化的经济区,这里对科学家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该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区,拥有7200万人口和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和科学实力。 -
中国计划减少煤炭使用,推动绿色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同样也是全球最大的风能生产国——产能是第二名美国的两倍多。中国还贡献了全世界太阳能发电量的约三分之一,去年建设的太阳能系统数量领先其他任何国家。 -
2006年,中国在面向未来15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发展机器人的重要性。2011年,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这些目标进一步细化,提出让机器人从多个角度服务社会,无论是自然灾害和火灾中的抢险救灾,还是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和辅助医疗康复等。
-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本原因。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中国正在加大投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寻找帮助老年人口的方法,以避免一代人的健康危机。
-
长期以来,台湾一直被看作廉价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如今,台湾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立足于科学技术的未来“智”造中心。了解科学家和企业家如何在台湾重视科研投入的转型过程中寻找成功之道。
-
虽然前路布满未知与挑战,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依然热衷于继续保持人工智能所蕴含的全球分享文化。随着中国高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不断崛起,人工智能的研究规模乃至带给研究人员的机遇也与日俱增。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人员纷纷参与到中国互联网巨头资助的项目中来。
-
2017年,中国的材料科学论文产出跃至全球首位,是位居第二的美国的两倍以上。中国在国内外积极开展学术合作,在材料制造方面重点关注应用科学和医学领域。2008年以来,中国投入的材料科研经费已增至原来的四倍。让我们来了解中国是如何利用材料科学优势推动知识创新,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制造业污染等一系列国内问题的。
-
“一带一路”是一项经济行动计划,旨在加强中国与亚非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联系。Dirk van der Kley(现居悉尼,在澳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中国外交政策)表示,其定义愈发难以界定。“的确有那么一丝变化,”他说,“投资基础设施和企业,被用于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方针,即提高中国在这些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在西安,当地政府正在为那些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提供财务激励。
-
虽然浙江省在历史上是作为通向内陆的航运和运输枢纽闻名,但是省政府的领导们认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来自于对于数字经济的投资。在民众生活的每个方面,从大学学科设置到城市管理,政府官员们正在和科学家以及工程师合作,把尖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置于当地发展的核心位置,并致力于使浙江省进一步国际化。2016年,G20峰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杭州是主办城市,浙江省的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
-
香港正利用其靠近内地科研中心的地理优势,鼓励创新,但合作的障碍仍然存在。今年3月,香港政府宣布拨款500亿港元(约合63.7亿美元)用于投资科技创新。此举标志着香港希望和内地以科学为基础的新经济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实现香港自身的多元化。
-
北京居住着22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科学中心。北京正在寻觅科学家。来了解一下科学家是如何在这里建立自己的事业,将一个陌生的城市变成他们的家。
-
曾经的深圳依靠制造外地设计的产品积累财富。现在,作为南中国的经济“发动机”之一,发明创新流淌在这座拥有1200万人口的大城市的血液中。深圳吸引了大量生命科学及其他行业的技术人员,希望在此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
-
根据南京市有关政府部门的数据,南京现在有普通高校53所、省级以上科研机构400多家,而这座城市的人口约为800万,这里的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南京的教育和科研传统帮助这座城市度过了多个世纪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迁。现在又有了新的政府支持的改革和刺激增长的措施,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座城市将继续繁荣下去。
-
广东省的省会广州正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毗邻香港和澳门的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早已跻身成为中国经济和科研领域方面的领先发达城市。得利于其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广州的GDP在中国各大城市中位列第三。广州的很多高等学府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正在持续不断地增长。
-
成都是中国第四大国际航班目的地,排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后, 其经济增长率分别比国家和省级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中国一些最好的研究机构也位于成都,当地政府致力于支持该地区的科研发展。
-
武汉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依托于其巨大的人才优势,武汉正在成为中国又一个崛起的科技创新中心。
-
上海素有“东方明珠”的美称,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不仅作为全球金融重地,上海更着眼于成为创新方面的领头羊,为全球科研人员创造出丰富的研究机会。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