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货市场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成为了被审查的对象。关闭湿货市场貌似是一种防止疫情进一步发展的直截了当的手段,但是控制人畜共患感染病需要更广泛的措施。
近几周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团体和民众呼吁要关闭湿货市场。COVID-19的大流行让湿货市场的形象变成了导致动物向人类传播疾病的始作俑者-禁止湿货市场似乎是个务实的决定。但是,关于禁止湿货市场是否能够防止未来的人畜共患感染病大流行,目前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湿货市场”是多种不同商业的共名词;“湿”字指的是用于保持商品和场所凉爽和清洁的水和冰。大多数的湿货市场售卖蔬菜、肉类、家禽类或鱼类;也有一些会出售和宰杀活体动物;还有一些出售野生和外来动物。但是,最近“湿货市场”却错误地成为了捕获和交易野生生物、混乱甚至犯罪的代名词。
湿货市场是很多小型生产者和农民的生计所在。它们是许多社区重要的食物和营养来源,更是许多烹饪文化的特征所在。虽然在很多崇尚现代零售方式的社会里, 湿货市场不是常态,但是它对“新鲜度”的注重以及买卖双方间的信任在许多社会中仍具有重要地位。过去在人畜共患病爆发后加强的监管减少了湿货市场上的活体动物售卖,也对文化造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对人畜共患病的担忧使湿货市场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查,也削弱了人们对这个含有许多社会传统的食物来源市场的信任。有人认为,在COVID-19的背景下,对湿货市场的实际运营和经济的报道失实。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建议,在重新开放湿货市场时,应采用更为严格的标准以改善卫生条件和管制,禁止以食用为目的进行野生生物的销售,和加强治理。
但是,禁止湿货市场的呼声日趋高涨,而且湿货市场是人畜共患病的主导病因的论点也很有说服力,在湿货市场内诱捕、贩运、买卖和屠宰野生、濒危和外来动物的行为更为这论点提供了支持。最近媒体已将湿货市场描述成一个野生和驯养动物共处和被宰杀的脏乱差的地方, 这无疑再次确定它们是人畜共患病的热点因素。但是,鉴于湿货市场内的交易的多样性以及它对社会、文化、经济和健康方面的贡献,国际社会必须对这种描述进行慎重全面的探讨,而且对湿货市场内致使人畜共患病的活动的管制必须是有针对性和明确的。
在COVID-19大流行下,粮食系统和人畜共患病事关每个人。粮食系统具有社会、经济、健康和环境甚至哲学意义,人畜共患病也一样,因此,仅仅通过技术官僚主义来监管或禁止湿货市场来解决人畜共患病问题是不够的。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传染原有许多从动物传染至人的机会。许多流行病和大流行的起源都是人畜共患病,例如艾滋病毒/艾滋病,埃博拉,寨卡,2002–2004年爆发的SARS,以及MERS;事实上,人畜共患病占据了约70%的人类疾病。随着粮食系统入侵越来越多的天然栖息地,粮食生产的增加和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野生栖息的破坏,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俗话说“有好篱笆才有好邻居”–当我们冲破土地使用和栖息地的界限进行粮食生产时,我们知道会遇到怎么样的邻居吗?
关于人畜共患病的讨论话题远远不止湿货市场。人畜共患病是一个粮食系统的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虑粮食获取、基础设施、粮食保障、粮食安全与卫生、病虫害的防治、野生生物多样性以及我们与动物之间关系。 这个讨论需要运用跨学科的手段,并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